石頭城①
石頭城名詞解釋:古城名。
簡稱石城,又名石首城。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城西北的清涼山后。城系因自然山巖開鑿而成,故名。南北全長約3公里,城基高出地表。城中段突起幾塊紅色的水成巖,酷似丑臉,故又稱鬼臉城。城本戰國時楚金陵邑,筑于楚威王七年(公元前333年)。
東漢建安十七年(公元212年),吳國孫權在金陵原址重新筑城,取名石頭城。東晉義熙年間(公元405——418年),城又加固。
依山筑城,負山面水,因江為池,南臨淮口,地當交通要沖。
形勢險奇,有“石城虎踞”之稱,六朝時一直為衛護建康的軍事重鎮。
隋初,在此置蔣州。唐初曾為揚州治所。
唐武德八年(公元625年)揚州移治,石頭城廢圮。
簡稱石城,又名石首城。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城西北的清涼山后。城系因自然山巖開鑿而成,故名。南北全長約3公里,城基高出地表。城中段突起幾塊紅色的水成巖,酷似丑臉,故又稱鬼臉城。城本戰國時楚金陵邑,筑于楚威王七年(公元前333年)。
東漢建安十七年(公元212年),吳國孫權在金陵原址重新筑城,取名石頭城。東晉義熙年間(公元405——418年),城又加固。
依山筑城,負山面水,因江為池,南臨淮口,地當交通要沖。
形勢險奇,有“石城虎踞”之稱,六朝時一直為衛護建康的軍事重鎮。
隋初,在此置蔣州。唐初曾為揚州治所。
唐武德八年(公元625年)揚州移治,石頭城廢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