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塞山①
西塞山名詞解釋:山名。
又名雞頭山,古亦名道士洑磯。在湖北省黃石市東郊,長江南岸。峻峨橫江,危峰突兀,截流激漩,大江北回。當江一面,似用钁頭刨去一塊,斷崖絕壁之下,江水旋渦如沸。
“勢從千里奔,直入江中斷”,既險且峻,狀若關塞,向有“鼎足紛爭地,雄分虎豹關”之稱。東漢末至南北朝,孫策、周瑜、劉裕等均結寨于此。
東漢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,孫策在此大敗劉勛部。晉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,晉將王濬在西塞山江面燒熔東吳鎖江之鐵鏈,突破防線,進取金陵(吳都今江蘇南京)。
南朝宋升明元年(公元477年),宋將柳世隆派兵占據西塞山,堵住叛將沈攸之去路,平定叛亂。
又名雞頭山,古亦名道士洑磯。在湖北省黃石市東郊,長江南岸。峻峨橫江,危峰突兀,截流激漩,大江北回。當江一面,似用钁頭刨去一塊,斷崖絕壁之下,江水旋渦如沸。
“勢從千里奔,直入江中斷”,既險且峻,狀若關塞,向有“鼎足紛爭地,雄分虎豹關”之稱。東漢末至南北朝,孫策、周瑜、劉裕等均結寨于此。
東漢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,孫策在此大敗劉勛部。晉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,晉將王濬在西塞山江面燒熔東吳鎖江之鐵鏈,突破防線,進取金陵(吳都今江蘇南京)。
南朝宋升明元年(公元477年),宋將柳世隆派兵占據西塞山,堵住叛將沈攸之去路,平定叛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