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琴堂
王琴堂名詞解釋:
【生卒】:1859—1932
【介紹】:
字韻泉,號嘯山,清代邯鄲最后兩名進士之一。
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,經受艱苦生活鍛煉,酷愛學習,19歲中秀才,27歲選為拔貢,31歲中舉人,46歲中光緒甲辰(公元1904年)進士。后就學日本早稻田大學,通日、英兩種外語,1906年委派為“徐州師范學堂”監督;宣統二年為“蘇州法政學堂”提調,次年委署華亭縣(今上海松江縣)知事。
民國成立后,被選為臨時省會議員,并做了一任安肅縣(今河北徐水)知事。之后謝絕仕進,只任過邯鄲縣商會會長。在鄉期間曾兩次總纂《邯鄲縣志》;參與疏浚河道和興修公路,修復武靈叢臺、黃粱夢呂仙祠等;興辦邯鄲怡豐面粉股份有限公司、怡元亨煤油公司、禎元增煙廠等工商企業。1927年,盤踞縣城的各派會堂發生火并,居民遇難,王組建“紅十字會”,處理劫余善后事宜。
1928年在叢臺下北側重建“孤兒學?!?。所畫的梅花被人譽為“邯鄲三絕”之一(另兩絕是李世昌的畫蘭,楊洞庭的畫葡萄、松鼠)。
其遺墨幾乎被人摹拓缺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