秧歌劇
秧歌劇名詞解釋:中國小歌劇的一種類型,將話劇、戲劇和秧歌揉合在一起,在對話、化妝方面吸收了話劇特長,在唱歌方面吸收了民間小調、地方戲。最初的秧歌劇只有兩三個角色,主題明顯,演出方便,代表作品有《兄妹開荒》《夫妻識字》等。
秧歌是流行于我國北方地區的民間舞蹈之一。
舞者一男一女,手持扇子、手帕、彩綢,邊歌邊舞,互訴愛慕之情。1943年陜甘寧邊區的抗日軍民掀起蓬勃的“新秧歌運動”,除了表演大型的秧歌外,還運用秧歌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,編成小歌舞劇,通過人物對唱宣傳革命思想內容。
這一新穎的秧歌人們稱之為“秧歌劇”。
當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創作的《兄妹開荒》、中央黨校編演的《牛永貴掛彩》等劇是秧歌劇的優秀創作劇目,在群眾中有廣泛影響。